大国工匠系列之十一
信息来源:行政办公室 ‖ 发稿作者:行政办公室
‖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3日 ‖ 查看1748次
一、陈议忠:从“混口饭吃”到“技能大师”
陈议忠,男,50岁,中共党员,技校毕业,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维修电工,高级技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高技能人才,福建省技能大师。 陈议忠是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动力车间主任。从业30余年,他从一名普通电工,成长为全国机械工业职业技术创新先进个人、省技术能手。 1982年,高考落榜的他进入漳州职业技术学校,在与自己心仪的园艺专业失之交臂后,他误打误撞与电工专业结缘。“当电工不就是修修机床拉拉电线?凭学校学的知识,足够混口饭吃。改造创新,不是我该考虑的。” 2003年,陈议忠参与“中频感应加热自动下料‘一火锻造’生产线的设计应用推广”项目。为改善传统设备高污染、高劳动强度的弊端,他通过技术创新,别出心裁设计出来新型电气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控制下料节拍和加热温度。根据测算,这套系统能提高生产效率1.6倍。项目推广至今,为企业节省生产成本5000万元。 技术带来效益还不止于此。几年来,他参与的“带保护气氛辊炉生产线”取得经济效益197万元;“轴承性能试验机”项目可节省费用120万元;对机床设备进行电气升级改造,为公司节省费用150万元…… 2013年,陈议忠维修电工大师工作室成立,这也成为他技术传承的大本营。二、詹求锋:钻研成就出彩人生
詹求锋,六安江淮永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车工,先后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江汽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市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 詹求锋不善言辞,却酷爱钻研摸索,在公司是位名人,他总结出一套快速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很实用。地说:“数控是我感兴趣的事情,从一开始学到现在,这就是我的爱好,这就是我的兴趣。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遇到一个难题,我就不断地去钻研它,自己搞不懂的就从书本上找知识,书本上没有的我再到网络上查,向高手请教,‘优化程序、提高效率’就是我的目标。” 2014年10月,六安江淮永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詹求锋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技术创新和技术攻关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为了鼓励员工创新,公司推进MCU管理模式,即微型经营(成本)单元,让劳动价值显性化,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詹求锋带领着他的工友们,积极参与,共同进步,为公司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能量。在他的带领下,2014年公司开展MCU经营体和工作改善提案活动,引导更多员工积极地参与技术创新活动,为公司的生产经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三、丁卫松:“管道医生”
丁卫松,1973年8月出生,绍兴柯桥排水有限公司养护分公司技术总监、焊工高级技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曾获得全国技术能手、浙江省首席技师、绍兴市首批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等荣誉称号。2012年设立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 1991年,丁卫松高中毕业到镇上的热电厂学习锅炉修理。他一直兢兢业业,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2004年丁卫松应聘到柯桥排水公司,几年里把公司所有的管道输送设备拆了又装,休息时还把公司历年来发生的各种管道事故发生原因和抢修方法做了总结。同时把焊接和钳工两种技术有效结合,职业技能有了很大的提升。十年的刻苦学习终于使他成为了一名高技能人才,在2007年绍兴市冷作钣金大赛中获得第一名。2008年顺利成为焊工钳工双料高级技师。 丁卫松主持实施的质量管理课题前后被评为全国优秀课题一次,省一等奖五次,二等奖两次。研发的 “ 一种直型火焰切割嘴”等11项发明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为公司产生的经济效益累计达3000多万元。良好的职业道德、突出的管理才能和专业素质,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肯定。他带领的管道抢修队伍技术精湛,作风过硬,被评为浙江省金牌技术服务队。领衔的工作室成果丰硕、传承有方,被评为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他先进的管道抢修经验在全国推广,被大家亲切的誉为“管道医生”。 四、金荣根:踏着创新的脚步铿锵前行
金荣根,南通锻压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高级技师。获得第十三届全国技术能手。 1992年,金荣根从职业学校机械专业毕业后进入企业。通过刻苦钻研,金荣根很快熟练掌握了镗工技术,在生产中无论产量还是质量始终都名列前茅。 生产中,金荣根积极进行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和零件的加工精确度。他对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软件CAM软件后置参数优化、重置,在生成程序时对进给速度加速处理,针对曲面的尖角部分刀具切削进给效率低下的情况进行改进,改进后每分钟1000毫米左右的进给量增至每分钟8000毫米以上;通过改进汽轮机叶片加工旋转面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充分满足加工要求及适用于大批量零件的生产,原来每班加工10片目前提高到加工40片。 在金荣根兼职培训的江海技工学校,他带领学员组队参加多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分别获得南通市加工中心学生组第一、二、三等奖。而他本人,也在“第一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加工中心职工组比赛中,理论、软件及实操均到得优异成绩,荣获南通市“加工中心职工组第一名”,并获得“南通市技术能手”、“南通市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的称号,同时获得“高级技术等级证书”。参加全省选拔赛,获得全省“加工中心职工组第三名”,并获“江苏省经济技术创新能手”称号。 回顾在数控行业走过的20多年,金荣根说:“这个行业要有点奉献精神,因为付出远远大于回报。而作为基础战略性物资的数控产业,需要更多人的关注、扶持和参与,中国制造业的安全才会有保障。” 五、林仕元:“国宝级”的草根艺人
林仕元,男,无党派,高中学历,福安市珍华堂畲族银器技术研究所贵金属首饰手工制作工,高级技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福建省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 “打银”手艺是一门传统技艺,上世纪七十年代,3年学艺林仕元学到了一手师传的手艺,19岁时林仕元师满出艺。 “1985年,省福辉金银首饰有限公司为扶持闽东工艺行业,挑选2名当地民间艺人赴榕接受香港专家传艺,我幸运地被选中了。”林仕元说,他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潜心求学。“我从1楼熔化车间学到5楼抽花机使用,每道工艺都学过。” 回来后,林仕元将新技术融入传统工艺,制成一批无论从色泽到造型都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产品。 林仕元也是福安畲族银器制作工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是福安工艺美术界标志性的人物。他将打破传统不“外传”束缚,积极参与银饰锻制技艺——畲族银器制作“国家非遗”的挖掘、传承、发展和保护。 2004年10月,在杭州西湖畔举办的2004年中国杭州清河坊民间艺人节上,林仕元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杭州清河坊民间艺人节组委会全票通过,授予“全国十佳民间艺人”称号。2005年,他又被评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 2012年11月,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经过工信部、文化部等8部门历时一年多的严格评审最终出炉。林仕元老先生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这是工艺美术艺人的最高政府荣誉。 六、兰年石:匠心成就“茶王”路
兰年石,遂川县汤湖新茗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加工工,技师。获得第十三届全国技术能手。 兰年石出生于1985年,遂川县汤湖镇油湖村村民,是名副其实的“茶二代”。父亲兰为青作为当地数一数二的制茶能手,炒制的茶香味甘甜、滋味醇厚。兰年石从小机灵好学,善于观察,他最喜欢跟着父亲去茶园,在那里学习辨别虫害、施肥、剪枝,采茶,在茶文化的浸润中不断成长。 初中毕业后,兰年石与同龄人一道南下闯荡谋生。出门在外,却从未割舍下对故乡的茶园的思念。2012年,在外打拼多年的兰年石听说家乡出台了多项关于茶叶的奖补政策,毅然回到家乡,选择与自小钟情的狗牯脑茶一起成长。只要一有空,他就上网学习先进的茶叶知识、制茶工艺,并积极参与各种茶叶培训班,向制茶能手学习取经。兰年石凭着自己的制茶天赋和后天努力,在总结经验和不断摸索中练就了制茶的一手绝活。 兰年石在油湖村办起了茶叶加工厂,组织周边的茶农进行标准化、无公害茶园管理,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在兰年石的带领下,油湖村家家户户都种上了茶叶,共发展茶叶2700多亩,人均种茶两亩以上,茶叶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 “都匀毛尖杯”全国手工制茶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江西省“振兴杯”茶叶制作技能大赛一等奖、“狗牯脑杯”茶叶制作技能竞赛一等奖、“江西茶王”、“汤湖镇十佳产业致富标兵”、“江西省技术能手”“江西省首席技师”、“江西省青年岗位能手”、“第十三届全国技术能手”……这是兰年石近年来获得的众多荣誉,这不仅是他高超茶艺技巧的表现,更是他对茶叶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深沉热爱。
获取学校最新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张家口煤矿机械制造高级技工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