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张立新:提高一线技术工人待遇 解决技能人才短缺
信息来源:行政办公室 ‖ 发稿作者:行政办公室
‖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26日 ‖ 查看2179次
人力资本质量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推动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技能人才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作为培养技能人才主阵地的技工院校在职业教育中又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瓶颈又是怎样?记者就此专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
一、技能人才短缺 必须加强职业教育 “从现实需要来看,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是解决就业总量矛盾、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最有效的举措。”张立新说,未来二、三十年,我国劳动力规模都保持在8亿人以上,就业总量压力长期存在。与此同时,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现象愈加凸显。 “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1以上(1.5个岗位对应1个求职者),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1以上的水平。”张立新说,“技工紧缺现象逐步从东部沿海扩散至中西部地区,从季节性演变为经常性。” 可见,无论是解决就业总量矛盾,还是结构性矛盾,最根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 “从国家发展层面来看,我国要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也要抓住职业教育和培训这个关键。”张立新说,“只有全面提升广大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加快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才能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从劳动者自身利益来看,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是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实现生活改善最现实的途径。“我国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仅占30%,缺乏技能成为影响他们融入城市、成为新型产业工人的重要障碍。”张立新说。 他认为,加强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把农民工打造成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对于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力、提升产业结构都极具促进作用。 二、贯彻职教会精神 技工院校大有可为 近期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昭示着职业教育近年来的加速发展。人社部在职业教育领域主要负责技工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的管理。其中,技工院校以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技术工人为目标,是我国培养技术工人的主阵地。 张立新介绍,截止2013年底,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882所,在校生386.6万人,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一大批骨干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技工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是将农村转移劳动力培养成为新兴产业大军的摇篮。 他表示,人社部将按照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发展。 “首先是大力推动多元办学,拓展技工院校发展空间。”张立新说,“也就是指导和推动技工院校开展非全日制学制教育和职业培训,由注重学制教育向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转移。” 他认为,要深化校企合作,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基本制度贯穿在招工招生、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养等院校工作方方面面,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此外,人社部门要将管就业、职业培训等工作与管技校有机结合,及时将就业需求传导到技工院校,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形成适应需求、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张立新说。 三、缺乏吸引力 亟待提升收入、促进公平 “技工教育缺乏吸引力,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工人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不高,导致人们不愿意当工人,不愿意从事生产和服务一线工作,进而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张立新对此直言不讳。 他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着力提高一线技术工人的待遇,用较高收入水平、稳定和高质量的就业等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青年人选择职业教育。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张立新说,“鼓励企业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能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 他表示,一方面,督促企业依法履行职工教育培训责任,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重视一线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落实“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能要求高、实训耗材多、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其中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的比例不低于60%”的要求。 他说,同时,落实好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和劳动预备制培训生活费补贴以及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免学费、助学金政策。 “再有就是要促进公平就业。”张立新说。 要参加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公务员考试,考生往往被要求必须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很多技校生只能尴尬地被“挡在门外”。 “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公开招聘制度,使更多的人乃至于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本事、自己的职业来获得相应的岗位,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张立新说。 欢迎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张家口煤矿机械制造高级技工学校微信公众平台
|
|